");document.write("");
雕版印书的版式是唐朝开始出现的,并随着中山画册设计形态的变化而变换着形式,不同的朝代、不同的时期、不同的出版单位,中山画册设计的版式有很大的差异,版式总的发展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。如宋代,蝴蝶装书所形成的典型的宋版中山画册设计版式,基本上被固定下来,直到清末才出现了线装书。
雕版印刷术发展到宋代,便进入它的鼎盛时期,印本书的版面也有了比较固定的格式。当时,由于雕版印刷术的空前发达,宋版书的版式一方面是传统版式设计的延续,另一方面也加进了新的内容。蝴蝶装书、包背装书和线装书统称为中国古代印本书,它们的装订方法虽然不同,版式设计却差不多。我国古代代印本书版面设计,其竖写直行,保持了从甲骨文开始的书写方法。天头、地脚的名字第一次出现,高度概括了“天”、“地”的传统观念.并且已经规范化。
传统印本中山画册设计指印纸的一面,每一张纸在中央对折,成为一页的两面。书的页面上有版框要求,版框即“边栏”,又称“栏线”,单栏的居多,即四边均是单线。印张的印刷部分与雕版大小相同,称为版面。在古籍书中页而左上角印有长方形符号,称为“书耳”。版面中间折叠处称为版心。版心中央有一黑线,有粗有细,称为象鼻,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,或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凹形尖角黑花,称为鱼尾。凹形的尖顶处为折页的标准。在版口上面的叫上鱼尾,在版口下面的叫下鱼尾。上下鱼尾的空白部分称为“版口”,版口也称版心,有黑口、白口之分。版心处多为两页内容的小标题、页数,也有是印本分卷的号码及题目等。
书页的上下边缘空白处分别称为“天头”(一般较宽)、“地脚”(一般较窄)。天头又称为“书眉”。书的每页画成行格,行与行之间有细线区分,称为“界”,每页四边均有边栏,或为单线,或为双线,栏线十分重要,没有栏线也就没有天头、地角,也就无所谓限制了。书的正文印在行内,为大字单行,书的注释或批语则以小字双行印在所注的句或字下,同在一行之内。每一页可划分5-10行,每行容10~30字(大小)。
另外,还有“书限”,用以穿线或插钉的孔,起固定书的作用。“书脑”是各页钻孔穿线的空白处,即藏于订线的孔和书脊之间。书脑由书衣保护,翻书时书脑不能错动。“角与根”即包角与书根。书页订成一册之后,切齐沙光,右边包角。根在全书地头切齐之处,左边写书的名称与分类,以便检查和整理。“目”指书的纲目,即目录。这些术话是中国传统印刷版本的名称,有些直至近代仍被沿袭使用。
从现存的雕版刻字书体可以看出,至少使用了最为流行的欧体、颜体、柳体。欧体笔力刚劲,笔画晴朗;颜体笔画肥厚,笔意凝重,柳体笔意清秀,结构端正,字画平直,自成一体。一般来说,北宋刻本多效法颜氏书体,南宋多采用欧体。后来随着雕本印书的大最普及,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、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,后世称为宋体。
传统中山画册设计版式设计是直排,从上到下、从右到左地排列文字。一般在各章内容的编排中,内容按照由大到小,以及文字上下分别穿插排列,将信息层次清晰地显示出来。明刻本,标题顶格书写,正文较标题低一字编排,左上“城池”用黑底阴文加以表现,在版式中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关系;正文中对于尊者都需另起一行,抬头顶格以示尊敬,版面文字中自然留出的空行巧妙地形成空白,加强了正文“面”的整体感觉。元代刻本由于小说、杂剧,历史话本中插图数量的增加,通常每页上端约三分之一用于插图,其下约三分之二用于排正文。这种版式体现了插图既是装饰又帮助理解文字的作用。明代《红拂记》由杭州容与堂刻印,上面有两条黑线,两线间大面积留白,有一条线条很细的篆字“甲”,右边和下边为单位,正文用粗宋体字。中缝用黑色单鱼口,有的字还加括号和大圆圈、小圆圈,整个版面感觉十分舒服。这个版式对传统板式进行了改造,很有特色。清代刻本版式,一般为左右双边,也有四周双边或单边的,大部分为白口,也有少数黑口,字行排列比较整齐。以线装书为主,宫廷刻书还有经折装书、蝴蝶装书和包背装书。私家刻书版框大小不尽一致,坊间刻书多小型版本,中山莞画册设计以齐下栏为规矩。殿版书版框大小要求严格,装订整齐,开本大,行距宽。
中国古籍对封面的理解是书名页,也就是扉页。那时没有封面,所以,书名页就当封面。封面产生后,不叫封面,叫“书衣”、“书皮”或“书面”,顾名思义,是书的衣服、书的外皮、书的脸面,书的本体不包括书皮。